Plasma(XPL)介绍
Plasma 是一条面向稳定币的通用 L1 公链,目标把“近即时、低费甚至零费”的稳定币支付带到大规模场景,并围绕稳定币原生的结算、借贷、收益、商户收单构建生态。项目计划于 2025-09-25 08:00 ET 启动 Mainnet Beta 与 XPL 代币,同步上线 $2B+ 的稳定币流动性与 100+ DeFi 合作方,且预计登陆 Binance Alpha(空投活动联动)。短期核心观察:主网上线后的真实稳定币净流入—零费 / 低费补贴可持续性—两端(商户 / 用户)活跃度与交易留存能否形成正循环。
定位:面向稳定币的高性能 L1,强调对稳定币转账/清结算的内生优化,主打“近即时、低费/零费支付”,并宣称具备“机构级安全”。
愿景与价值:在“稳定币即结算层”的趋势下,为 C 端支付与 B 端商户/金融机构提供高吞吐、低延迟、可组合的稳定币原生基础设施,力图在上链体验上接近 Web2。
延伸产品:面向稳定币的“Plasma One”新型数字银行(neobank)已宣布,将搭配主网 / 代币启动时间窗发布,形成法币入口、账户体系与支付产品的组合拳。
技术与产品
1. 主网与网络特性
Mainnet Beta 与 XPL 同步启动(2025-09-25 08:00 ET);官方宣称首日即成为“稳定币供给第 8 大链”,并“$2B+ 稳定币”随主网启用,部署到 100+ DeFi 伙伴(示例:Aave、Ethena、Fluid、Euler 等),以实现“即启即用”的储蓄、借贷与 USD₮ 市场深度。上述为官方口径,需上线后用链上数据核验。
用户体验:官方强调零费/近零费转账体验与“近即时确认”,并在官网将“稳定币原生”的执行路径作为差异点。
2. 支付与金融应用
稳定币转账/收单:以“零费/低费+近即时”为卖点,面向全球跨境小额支付、商户收单、点对点结算。
收益与借贷:官方此前与交易所合作推出 USDT 锁定收益计划,用于蓄水与转化($250M 上限在 1h 内售罄;并配发 1% 总量=100M XPL 作为激励),显示出“先引流—再导入主网”的运营思路。
代币(XPL)与经济模型
用途:XPL 为网络原生代币,用于交易结算/费用模型、验证者/安全激励与生态激励/治理等。
供给与分配:多方资料显示总量 10B 的口径较为一致(第三方研究稿、媒体口径);此前收益产品配发 100M XPL(1%) 与“公募 / 节点 / 活动”构成早期分发的重要部分。具体锁仓与线性释放、通胀抑或销毁以官方 Tokenomics 为准。
募资与估值:第三方聚合平台统计 累计融资 ~$74M,并给出 FDV ~$6.66B 的市场化口径(属外部推算,仅供参考)。
商业模式与潜在收入
收入来源:
网络费/结算费(即便宣称零费,也可能存在后台补贴与批量结算机制;长周期是否转为“低费+返利/积分”需要观察);
生态金融业务(稳定币借贷、做市、收益与商户收单增值服务);
企业接入与账户服务(Plasma One 作为账户 / 合规模块的延伸)。
价值捕获:若稳定币流入与支付活跃度快速增长,网络外部性会增强,XPL 用作安全/激励与治理的角色更能反映网络规模;反之,若补贴不可持续或链上活跃不足,难以形成长期现金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