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链兼容性是指不同区块链在不考虑其底层架构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和解读彼此数据和资产的能力。
区块链生态已经发展为多链结构,拥有数百条公有区块链、二层网络、应用链和其他网络,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有数万亿美元的价值流动于数千条公有和私有区块链上。
鉴于这种不同链上生态体系的快速扩展,区块链之间无缝跨链通信和交互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因此,跨链互操作性已经成为区块链生态系统的基石,Chainlink CCIP被建立为公有和私有区块链之间的通用跨链标准。
跨链兼容性是指不同区块链理解彼此数据和资产的能力。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解释跨链兼容性及其与跨链互操作性的对比。
什么是跨链兼容性?
跨链兼容性是指不同区块链在不考虑其底层架构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和解读彼此数据和资产的能力。这种兼容性为区块链生态奠定了基础,使数据和价值能够通过跨链互操作性在不同网络之间自由流动。
跨链兼容性是通过使用跨链互操作性基础设施来实现的,例如:
协议层:跨链互操作性协议标准化跨链交互。Chainlink的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提供了一个连接区块链的通用框架,解锁了一个统一的合约互联网,使数据和价值能够在多种链上环境中无缝流动。
应用层:跨链应用程序促进了不同区块链之间资产和数据的转移。Transporter和 XSwap是基于Chainlink CCIP构建的加密跨链应用,它们使用户能够安全地在区块链之间转移通证。
跨链兼容性 vs 互操作性
虽然“跨链兼容性”和“跨链互操作性”常被互换使用,但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
跨链兼容性——不同区块链能够识别和解读彼此的数据和资产的能力。
跨链互操作性——不同区块链通过区块链互操作性协议进行相互作用的能力。互操作性将兼容性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使得复杂的交互,如跨链智能合约,成为可能。
Chainlink在跨链兼容性中扮演的角色
正如TCP/IP是支撑互联网的通用标准一样,Chainlink CCIP作为通用标准支撑了合约互联网(Internet of Contracts)。通过在区块链之间建立跨链互操作性,CCIP也增强了区块链生态体系中缺失的跨链兼容性,使其成为原生能力。
CCIP在公有和私有区块链之间建立了通用连接,使得任意数据、通证和/或消息可以在链之间发送。CCIP支持可编程通证转账,允许在单个跨链交易中同时转移通证、消息或通证与消息,从而实现复杂的多步骤跨链交易。
CCIP优先考虑端到端系统安全,为区块链生态系统提供原生级别的5级跨链安全,以解锁安全的多链经济。CCIP利用多个去中心化网络来保障单个跨链交易的安全,并且引入了额外的安全措施,例如首创的风险管理网络——这是一个独立的网络,持续监控和验证主要CCIP网络的行为,通过独立验证跨链操作,为安全性增加了一层额外的保障。
这些先进的功能以及更多的特性,使得主要金融机构和市场基础设施提供商已与Chainlink合作,利用CCIP解锁区块链技术和通证化资产的潜力,包括Swift、DTCC、ANZ银行、富达国际和Sygnum等。
CCIP的跨链应用案例
通过标准化跨链交互,CCIP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场景,提升了跨链兼容性,包括:
跨链通证化资产——可以在任何区块链上使用的通证化资产,随着它们在不同链之间转移,关键数据点也随之移动。
跨链交付对支付(DvP)——跨链交付vs支付交易,确保资产的转移和相应的支付同时发生。
跨链借贷——借贷应用允许用户在一个区块链上存入抵押品,并在另一个区块链上借取资产。
跨链流动质押/再质押——流动质押通证(LSTs)和流动再质押通证(LRTs),可以在 DeFi 生态系统中的多个网络之间使用。
跨链NFT——可以在源区块链上铸造并在目标区块链上接收的NFT。
跨链游戏——区块链不可知论的游戏体验,使玩家能够在不同链之间转移游戏内资产。
跨链数据存储——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允许用户在一条区块链上存储数据,并从另一条区块链上执行对这些数据的计算。
利用CCIP扩展兼容的链上金融生态体系
随着数千家银行不断推出自己的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网络,以抓住通证化资产的大趋势,对全球区块链互操作性标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种标准能够实现安全的跨链交互。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金融活动转向Rollups和其他二层网络,跨链交互的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CCIP提供了通用的互操作性标准,允许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实现无缝的跨链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这对于大规模实现链上金融至关重要。
声明:本网站所有相关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