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产业

为什么永续合约显然应该部署在通用型区块链上

2025-09-26 16:11:38 0

本文深入分析了 App链(Appchains)与通用公链(General Purpose Chains,GP Chains)之间长期竞争的格局,并结合金融历史、平台经济学及网络效应进行阐述。作者指出,金融和应用最终将趋向集中化。顶尖应用更倾向于强化通用公链,而非构建封闭生态。

关于 Appchains 与通用型公链(GP 公链)的争论始终存在。两种架构各有优势,但从历史沿革与经济逻辑来看,在通用型公链上打造永续合约已是明显选择。


实际上,认为应用应该独立部署链的观点是错误的。最顶级的应用应当赋能通用型公链,而非自我分割为孤立的“孤岛”。


金融行业趋于整合


金融不是碎片化,而是在不断整合。


1921 年美国银行数量约为 3 万家,而如今仅剩约 4,300 家,减少了 86%。原因在于共享底层设施、统一标准、高效结算。基础设施越集中,流动性越丰富,规模越可观。


区块链领域不断涌现新的公链,但即便选择众多,Ethereum(以太坊)这条速度慢且成本高的主链,依然占据着 TVL 第一名,规模近乎是 Solana 的 10 倍。


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以下为五大主流链的最新排名。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ethereum


除了 Ethereum,榜单上主要都是通用型公链。HyperEVM 也是其中之一,它承载了 Hyperliquid——迄今唯一公认的成功应用链。


共享结算机制才是终极方向,而不是碎片化的专有应用孤岛。


分发能力决定一切


有人说通用型公链“只解决分发问题”。只?这就像说某种药物“只”能治愈癌症。对金融而言,分发就是核心竞争力。


金融产品在不同机构之间本质差异很小。


从支票账户到纽交所与纳斯达克,除了分发能力与网络效应,几乎没有根本性的商业模式差异。服务器成本低廉,但分发能力无可取代。


平台经济学:真正的启示


平台天然具有强大的分发属性。


从操作系统、App Store、Xbox、互联网到近年的 Telegram,平台历史显示,具有影响力的应用支持平台,无论出于自愿还是被动选择,都不会轻易舍弃。


分发对平台的发展极为重要。你的 iPhone 上有多少应用不是通过 App Store 下载的?你有几次访问网站不是通过浏览器?TikTok 没有构建新的操作系统,Facebook 没有开发新的浏览器,Halo 也没有重造 Xbox。


现实与当前普遍认知相反:优质应用促进平台持续发展。


具有影响力的应用希望平台不断成长。这是典型的飞轮效应:应用促进分发,分发吸引更多应用,最终形成更大的分发网络。


区块链采用去中心化治理模式,解决了传统平台的最大弊端——平台风险。在去中心化平台上,应用被平台下架的风险消失。平台优势得以保留,而垄断风险降低。这正是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当然,由于性能与去中心化的权衡,MegaETH 目前以中心化为主,但最终结果更为重要。


结语:网络效应主导胜负


金融业持续整合,平台制胜,分发能力优于产品功能。

区块链仅是加速了这些历史规律的体现。

未来,永续合约及其他主流应用将助力最强通用型公链持续壮大。网络效应不会分散,只会不断叠加。


声明:本网站所有相关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